行走一线丨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二鲤村:“一针一线”绣出乡村振兴别样情

来源:今视频 发布: 2023-09-12 16:55
以前的二鲤村是个村集体经济薄弱、增收渠道单一的村庄,近年来,二鲤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突出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探索出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的新融合,围绕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壮大集体经济,以“产业转型”为依托,有效融合现有资产资源,精准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大关,产业结构更为优化,农民收入节节攀升。

新闻热线:15170097919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 老关镇二鲤村是一个以“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为目标的发展型小村庄,地处湘赣边陲,吴头楚尾,湘赣通衢,自古就是萍乡通往湖南的西路末端要冲。全村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2050亩,山林4320亩,下辖20个自然村组,共有3382人。以前的二鲤村是个村集体经济薄弱、增收渠道单一的村庄,近年来,二鲤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突出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探索出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的新融合,围绕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壮大集体经济,以“产业转型”为依托,有效融合现有资产资源,精准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大关,产业结构更为优化,农民收入节节攀升。

图片3

图片4

实现就业帮扶 增加群众收益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以“壮大企业发展、丰盈集体资产,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2022年老关镇二鲤村投资购买设备入股萍乡安晴工艺品有限公司就业帮扶车间项目。该车间拥有固定资产一千余万,其中用于十字绣的绣花设备360余万,绣花线100余万,车间仓库、办公楼等建筑价值330余万。该项目累计为二鲤村60余名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为5位脱贫户增加收入达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4万余元,实现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多方共赢。

图片6

建设育秧大棚 促进农业发展

端牢粮食生产“铁饭碗”,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二鲤村以张永红为首的种粮大户,流转土地1000余亩,严格落实镇农办水稻面积种植,2022年下半年完成育秧中心搭建,内设智能化流水线播种传送,控水控温,一批次育苗可栽种大田1000亩,总投资150万元。项目建成后,进一步助力了二鲤村的农业发展。二鲤村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600余亩、2021年以来山塘修善加固10余口,小二型水库2座,为后续的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图片5

跨村联建增富 实现产业规模化

在与企业建立长期友好合作的基础上,聚焦“特色资源、闲置人力、市场需求”三张清单,探索“企业+车间+农户”多位一体运作模式,持续畅通供求源头,形成产业链。一方面,注重培育技术人才梯队,把素质优、群众口碑好、技术能力强的得力干将培养成技术人才,通过上门送培训等方式,不断完善帮扶车间带富发展体系,帮扶更多有需求的农民实现带技上岗。另一方面,继续整合人力、资金、技术等产业要素,主动进行跨村联建,畅通供需渠道,积极寻求合作机会,拓展业务领域。

图片1

二鲤村党总支书记张雪萍告诉记者,下一步将继续探索出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的新融合渠道,党员带头、合作社运作、基地带动、群众参与,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可支配收入“双增收”。同时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更多群众急难愁盼实现“即提即办”,使基层党组织的“磁力效应”进一步凸显,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战斗堡垒,使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图片2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一点点一滴滴,让二鲤村的面貌发生了“大变样”,村庄美了,治理好了,村民富了,一条条乡村道路整洁干净,延伸向每一户农家;一栋栋乡村别墅拔地而起,这张唯美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进步的乐章永不停息。(王萍/图文)

求助、维权、咨询,找《今帮忙》

  • 九江:黄山松 181 7921 0110
  • 赣州:钟文 135 7668 7588
  • 上饶:吕斌 150 7031 8535
  • 萍乡:王萍 151 7009 7919
  • 吉安:彭南 135 7688 5601
  • 鹰潭:王重 181 7019 9110
  • 景德镇:黄益华 181 0798 1344

求助、维权、咨询,找《今帮忙》

  • 九江:黄山松 181 7921 0110
  • 赣州:钟文 135 7668 7588
  • 上饶:吕斌 150 7031 8535
  • 萍乡:王萍 151 7009 7919
  • 吉安:彭南 135 7688 5601
  • 鹰潭:王重 181 7019 9110
  • 景德镇:黄益华 181 0798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