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江西2022】情暖长平 教育基金爱心助学30载

来源:今视频 发布: 2022-03-30 17:05
长平乡位于赣西边陲,人杰地灵,兴学重教,民风淳朴;仁善之风,自古传承。为解境内清寒学子辍学之窘迫,鼓励青年才俊图强之志向,教育前辈李维正、李怡章同志等携同仁,于1991年7月19日创立长平乡人民教育奖励基金会。

今视频(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 长平乡位于赣西边陲,人杰地灵,兴学重教,民风淳朴;仁善之风,自古传承。为解境内清寒学子辍学之窘迫,鼓励青年才俊图强之志向,教育前辈李维正、李怡章同志等携同仁,于1991年7月19日创立长平乡人民教育奖励基金会。

图片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13年8月经江西省民政厅批准本会为省属公益性社会慈善组织,重新获准使用“长平人民教育奖励基金会”名称,获公益性捐款税前扣除资格。2018年4月,报省民政厅批准,正式定名为“江西省上栗县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2019年,全国社会团体评估获“AAAA”级社会组织,2021年,获省民政厅批准为“公募型”慈善组织。

图片2

全心服务 无私奉献

“1991年,我们一个退休干部,听说基金会成立,顶着烈日跑到我们基金会捐赠一百块钱,那是他当时三个月的工资。”日前,江西省上栗县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现任理事长陈碧清回望基金会成立的历史时,对这30年前的一桩善举依然记忆犹新。

三十年来,一辈又一辈的基金会人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历经了创业的艰难与困惑,发展的筹划与奋斗,成功的展望与喜悦。始终遵循助学励优的理念,抓住随时而来的机缘与机遇,启迪爱心、弘扬美德。得到了全乡广大爱心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充分信任与支持。亦有诸多人士联系单位、外界人士、慈善组织为长平学子排难解忧,基金集腋成裘。涌现了一大批有良好服务意识、无私奉献之精神品格的基金会代表人物,凝聚成了光彩夺目的服务篇章。

勤工俭学 励志成才

“一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可是当这份帮助人的火苗向下传递时,这份力量就显得无穷大。”学生志愿者小秋说道。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游清,石溪村人。父母自幼离世,一直寄宿在伯父家。2015年考入上栗中学,2018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逆境使人成长,高考结束后,为了给自己挣大学生活费,奔赴苏州打暑假工。同年秋季,加入上海慈慧公益基金会,成为一名志愿者,2019年、2020年在上海慈慧公益基金会长平站担任志愿者,协助上海慈慧基金会的志愿者们下乡入户调查,并分享大学新生应注意的问题,激励鼓舞学弟学妹们不畏困难,阳光总在风雨后。

据了解,受奖助学子纷纷成才,他们不忘家乡,回馈桑梓,累计有730余人向该会捐款。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成立以来,向乡内乡外及海外广泛宣传基金会办会宗旨、目的和意义。2014年起,先后在上栗、萍乡、北京、南京、上海、海南、深圳、南昌、浙江等地建立了联络处,各个联络处纷纷联络当地本乡乡贤为基金会捐款献爱。2015年,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首次举办“爱心助学捐款周”活动,得到广大爱心人士积极响应和支持,此后,该活动得到年年延续。

图片4

精准帮扶助学 确保助学质量

“今后一定把这份关爱化为前进的动力,树立远大的理想,好好学习,争取好的成绩,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对我们的关爱。”受助学生刘晏利说道。

每年开展一次集中助奖,是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的规章。历经30年的发展,基金会拥有会员5450余人,从起初不到3万元的总资产,发展到现在拥有基金620余万元,和11个店铺、1栋综合大楼、1个文化传承基地的固定资产。年固定收入达50万元。30年来,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通过举办30场助学、奖学、奖教大会,资助困难学生、奖励优秀学生、奖励优秀教师6306人次,发放助学金6144300元。

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秉承帮助清寒学子、激励优秀学生以实现人生理想之初心,发扬“崇善·博爱·勤俭·奉献;励志·感恩·创新·传承”之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自己的实践行动。敦化人们崇德崇善、造福社会。(王萍/文 长平人民教育奖励基金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