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江西2022】王勇:精益求精 做爱较真的“萍矿人”

来源:今视频 编辑:王萍 发布: 2022-02-25 15:09
坐落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后埠街柑子园的萍乡矿业集团,是拥有着丰富红色基因血脉的百年老企业,企业中有太多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他们有着一份义无反顾、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闯劲;有着一种甘于奉献、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作风;有着一股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善作善成的精神。王勇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坐落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后埠街柑子园的萍乡矿业集团,是拥有着丰富红色基因血脉的百年老企业,企业中有太多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他们有着一份义无反顾、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闯劲;有着一种甘于奉献、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作风;有着一股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善作善成的精神。王勇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图片1

王勇,49岁,中共党员,曾是省体校一名专业的田径运动员,2000年从省体工大队分配到萍矿集团浮法玻璃厂原料车间。工作后,他发现自己对机械维护、设备安装也特别感兴趣,20多年来逐渐从懵懂青年成长为一个熟练掌握机电工作的车间副主任。工作之余,他发挥自己的特长成为萍矿集团的篮球主力,而他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一如他对篮球的热爱!

图片2

当“较真劲”遇上“拦路虎”

王勇所在的原料车间粉尘大,加上机电设备90%以上都是20年前的老旧设备,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转,设备故障率高,检修难度和工作量很大。可能是自小练体育的缘故,王勇骨子里就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凡事爱“较真”。也正是这份“较真劲”,让他克服了工作中的一个又一个“拦路虎”。

去年2月,王勇在例行检查时,发现爱立许混合机卸料门子有漏料现象,考虑到原料工艺对玻璃生产的重要性,他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讨论方案,最后带领钳工在卸料门周围加装一圈自制皮子之后,完美解决了这一重大安全隐患。当听说外厂有一种可以减少职工劳动强度、增强工作效率、减少原材料浪费的新设备时,王勇在没有见过这种设备的情况下,在网上查找资料,向相关人员了解情况,组织人员研究、讨论安装新设备的可行性,最终带领钳工组人员在混合皮带头加装了一套电动滚式皮带清扫器,大大减少了皮带漏料,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又杜绝了原材料的浪费。

在长期的工作积累中,王勇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将每台修过的机器、每个修理过的零件都“记录在册”,每一个维修细节都详细记录在施工日志上,既便于掌握每台机器运行状况,又为后续排除故障提供了良好借鉴,从此“拦路虎”再难“发威”。

图片3

当理论与实践“相碰撞”

从一名专业运动员,蜕变成一位优秀的钳电工,这与王勇的努力钻研密不可分。他长期蹲守在工作现场,了解配件加工、设备性能、设备维护保养等多方面知识,周围的领导、同事、老师傅,都是他虚心请教的对象。他还自己购买大量机电和玻璃生产工艺相关书籍,一有空余时间就“钻”进去……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碰撞”,让他迅速成长起来。直到如今,一头灰发的他,仍保持着勤于学习的劲头。在他工作的地方,厚厚的技术书籍已摆了高高一摞。工作闲暇之余,他经常拿出自己攒下的工作日志,仔细琢磨研究,将其中的技术要领和心得传授给年轻的工友。

尽管已经是原料车间副主任,但王勇仍然乐此不疲地忙碌在生产一线,平时最喜欢听的仍是机械加工和锤子敲击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王勇觉得只有扎根一线,才能不断精益求精,技艺才能臻于至善。

当传统与现代“相冲突”

身处浮法玻璃厂,车间老旧的设备与现代化的企业形成鲜明对比,这让王勇深刻体会到利用技术创新改变车间“落后面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经过深入研究,王勇发现,不管是在生产工艺还是安全生产方面,都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于是他大力主导,对原料车间设备、操作、工艺等进行了多项技术革新和改造:在混合皮带及碎玻璃排料机加装除铁棒6根,混合皮带2台永磁除铁器最大程度下降(贴近料层),增强吸力,除铁效果也明显提高,全年增加除铁量约255公斤,并减少了玻璃板面铁泡缺陷,提高了产品质量,全年可增产550重量箱;对混合机进料溜筒加装空气锤振打,很大程度减少了溜筒积料及结块料的形成和污染,全年可节省原料约36.5吨;对运输皮带紧停开关进行改造后,现场人身、设备、工艺安全事故率为零;预混机是靠电机带动三角皮带运行,如三角皮带断裂电机仍在运行,预混机会停止运行,但配料仍会正常进行,通过加装旋转检测,杜绝了配料时预混机停转的错料事故。仅在王勇担任机电副主任的一年多,原料车间在机电设备方面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就多达12项,节约资金16万元,让车间安全和生产工艺都有了重要保障。

“人的一生,不能得过且过、无所作为,要干就干到最好!”这是王勇的人生格言,他也以他的亲身实践,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机电管理人员、技术革新能手,多次被评为萍矿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曾俊 易福香/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