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您这头发又长长了!快进来我给您修剪一下!”萍乡安源区后埠街五里井小区旁的“真艺理发店”里传来的并不是招揽客人的声音。今年50岁的张汝彬与丈夫游永前,二十五年来,义务为附近老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理发,用一把小剪刀传递着温暖与爱心。
一间不到15平方的店铺,两把理发椅、一张洗发床,基本上就是“真艺理发店”的全部设备,而张汝彬与丈夫游永前已经在这间小小的理发店里工作了25年。
1995年4月结婚生子后,张汝彬凭借在婚前学习的理发手艺在五里井小区旁开办了理发店。张汝彬渐渐发现店里的顾客有一半是老人家,理发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对于一些经济不太宽裕的老人,也变成了他们的一件难事。张汝彬便和丈夫商量,免费给贫困老人理发,但老人们都说:“不给钱,真不好意思。”并要求张汝彬收一点理发费,她这才开始每人象征性地收费2元。
张汝彬为老人理发的消息不胫而走,理发店的生意变得更加红火,张汝彬将理发店打理的井井有条。春秋冬夏、寒来暑往,时间一下到了2012年,张汝彬被诊断出乳腺瘤,进行了两次切除手术。然而祸不单行,2013年3月,从事摩托车出租的丈夫游永前突遇车祸,导致锁骨和小腿骨骨折。张汝彬无奈将理发店关门停业,丈夫骨折痊愈后已经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无法长期站立,夫妻没有了收入,只能靠着每月两百余元的低保金度日。张汝彬说:“关店的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邻居打电话来,甚至有老人家几个月没有理发。”张汝彬决定将理发店重新开业,同时收下丈夫这个“徒弟”,两人一同打理。
理发店重新开业后,夫妻俩不再局限于为贫困老人低价理发,残疾人、低保户、清洁工人均可免费理发。2014年8月的一天,家住5栋的唐露找到张汝彬,“可不可以上门帮我妈妈理发,她已经几个月没有出门了!”唐露是五里井社区的低保户,母亲申东红患有严重的癫痫,是智力和肢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张汝彬了解情况后,即刻带着工具上门给申东红理发,老人已经近三个月没有理发,一头白发已经将眼睛全部遮住,头发里面全是汗,理完发后,张汝彬对唐露说:“你把你的电话号码留给我,我每个月都上来给阿姨理发”。
回到理发店后,游永前看到妻子心事重重的样子,便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张汝彬和他说了申东红的情况后,游永前思量了片刻后说:“附近肯定不止她是这种情况,好多老人家行动不方便,根本出不了门,不如我们免费上门给他们理发吧!”两人一拍即合,很快,一户、两户......只要有老人有需要,他们就有求必应。
一把小剪刀,一副热心肠,爱心从“头”做起。夫妻两将一件好事坚持了25年,25年间,两人的服务人数超过了1万人次。从青丝到白发,张汝彬和游永前将帮人理发这件小事坚持了25年,靠的是热忱为民的爱心和执著坚持的恒心。积小溪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巫冰洁/图文)